——宝峰镇年中人代会代表询问现场速写
本报记者 龙远信 通讯员 侯 利
“我来,我来。”被主持人叫到的杨小军代表迫不及待地接过话筒,“我今天就要问一下登东污水处理站,污水管网的位置比污水处理站还低,污水流都流不进处理站,到底是施工出了问题还是设计出了问题?”
“这个问题提得好,我来回答。”镇城建办主任唐中超说,登东污水处理站建设是2013年村庄连片项目,设计单位是重庆机三院,施工是重庆成绵建筑工程公司,污水不能直接流入污水处理站,设计方案采用的是集污井加污潜泵抽水方式注入污水处理站处理。
7月6日,这是在宝峰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(年中人代会)的人大代表询问专场上代表问政现场的一幕。
听取工作报告,分组讨论,形成决议,这是各级人代会期间的习惯“套路”。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、兑现承诺,宝峰镇人大坚持以建设“创新人大、尽职人大”为目标,在宝峰镇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,特别增设了新“套路”——人大代表询问专场。
代表现场问政,让代表直面问题,问政民生,问计发展,令人耳目一新。
在面对面问政现场,临江河流域治理成了代表们倾情关心的焦点与热点。代表们聚焦临江河治理工作,向政府面对面提出了7个问题,其中一些问题“辣味”十足、不留“面子”,向相关责任部门现场“发难”。
问:“登东场镇部分居民的下水道至今没有接入下水管网,到底是政府的责任还是居民自己不接入下水管网?”
答:“每家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应该由本户负责接入污水管网。”
建议:“把四方井村民小组的污水管网纳入场镇污水管网处理行不行?”
回复:“与设计沟通,调整管网走向,纳入污水管网处理。”
……
代表们围绕“临江河河道整治”主题畅所欲言,纷纷为临江河流域宝峰段水环境治理献言计策,把脉问诊,现场气氛热烈。
“代表履职不能隔靴搔痒。”宝峰镇人大主席团负责人说,这是人大代表行之有效的创新履职方式,镇人大主席团将坚持开展下去,推动代表履职面对面、实打实、见成效。